作者 葛兒.卡德微(Gail Caldwell) 普立茲獎評論類得主,著有(回憶:強烈的西風)
在新書區看到一本關於友情的書,當下忽然想起一位朋友,
以為看著這本書,可以順便想念朋友,其實也不錯...
還沒翻開書,就看到一段字「一輩子不能失去的朋友,妳有沒有?」
接著,「這是個很老很老的故事 我有個朋友,我們甚麼事都分享,然後她死了,我們也共享這件事。」 我開始遲疑了,這些沉重的起頭和我的情況非常不一樣,我的朋友還好端端的呼吸著,甚至恣意享受人生,如何藉由這本書想念朋友? 很奇怪的邏輯,但我還是為這本書在書架上空出了位置,因為它已在躺在我的書桌上了...
一開始葛兒敘述如何與卡洛蘭相識,卡洛蘭本身也是一位知名作家,著有(銘酊:一個酒與愛的故事)、(兩個一夥:人與狗間的微妙友情),真正友情的開始是在一次匆匆聚會後的幾年一次偶遇,接著他們一起分享生活裡大大小小細節,共同對運動的熱誠、對小狗的真摯情誼,當然還包括當對方陷入愛情裡,另一方會適時悄悄移開友情位置,那份不打擾卻用心祝福的至情至性,然而失戀時的陪伴,也總是不缺席。給予彼此很多發展其他感情的空間,卻又能常常膩在一起。
書一頁一頁的翻開,當左頁的厚度越來越薄,右頁的厚度一點一滴增加了心情晦澀感。
卡洛蘭從發現肺癌到死去,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,一連串從醫生那方不段釋放出壞消息,都是「現在能做的就是讓她好過一點,或是拖延病情惡化..」所有的治療只是自私的希望她可以晚一點點離開,哪怕是短短幾小時... 當被診斷出是肺癌當天,卡洛蘭對葛兒說的第一句話是「妳生我的氣嗎?」 該生氣嗎? 該為了她過去每一次抽菸的爭吵生氣,還是因為她不久就要死去的事,生氣?
氣自己對朋友發生這麼嚴重的問題,只能束手無策,那種感覺就像有一晚葛兒在醫院,她說:「從病房盯著外面走廊的燈光,感到這條路無比決絕,終點似乎是終點,像開車撞倒一堵磚牆,牆後甚麼都沒有,我想,那是我生命中最淒涼的時刻。」人活著,卻得面對一個如此熟悉的生命,曾經活的如此真實,全身的活力彷彿一輩子都用不完,但下一刻卻在自己面前一分一秒減慢呼吸的速度,你知道她即將消失不見,使盡全身所有力氣卻怎麼也拉不住她...
卡洛蘭還是清醒的時候,她跟葛兒說,「我想念我們,我想念我們一起生活」
葛兒在好友離開八年後,寫下這本書紀念她,以一種半自傳方式,從描繪自己的過往與剖析自己的個性中,這些敘述都成了與卡洛蘭之所以會成為至交的重要線索,沒有多餘贅字在兩人情誼上多所著墨,以真實又深刻的發生,來訴說對這段友情的難得與珍貴。除了友情,他們都是愛狗人士,一起遛狗時間,成了彼此不可或缺的相聚時刻,當卡洛蘭走後,死亡又再度出現在葛兒的眼前,唯一陪伴她的...狗,因衰老即將死去,她跟牠說,「去找卡洛蘭」,「於是心裡的淚水無法表達哀傷時」,是一種甚麼樣的情況,而我們一路走來始終被教導著,面對這些至慟,我們過的去的,心可乘載的重量,當然包括這無形的幾千幾萬噸殤,年紀小,你可以隨意哭喊,直接表達你的感受,年紀越大,就被迫要懂事的隱藏情緒。
葛兒她任由情緒滿溢出她的生活,於是在她不自覺的情況下,她讓自己的生活默默地跟著卡洛蘭離開,直到她對著空氣跟卡洛蘭說:「難道我就照樣下去嗎?」
卡洛蘭的死去對葛兒的影響,就如她自己的體悟,「面對眼前的死亡,那種感覺是你從再多書本的內容裡,怎樣也無法揣測或想像的到。」只有真正經歷過,才會驚覺到它所帶來的一股強烈又無形的力量,將你捲入大浪裡,瞬間沒了呼吸,沒了感覺,當你重新又被捲到岸邊,失去的不只溫度,還有你對情感的熱度,彷彿置身事外,但又不時陷入一個無由來的悲傷情緒裡。你以為接受了死亡經過的事實,但光想到那個死去的事實,就足以將你重新逼進地獄邊緣。八年過去,從未停止對好友的思念...
在新書區看到一本關於友情的書,當下忽然想起一位朋友,
以為看著這本書,可以順便想念朋友,其實也不錯...
還沒翻開書,就看到一段字「一輩子不能失去的朋友,妳有沒有?」
接著,「這是個很老很老的故事 我有個朋友,我們甚麼事都分享,然後她死了,我們也共享這件事。」 我開始遲疑了,這些沉重的起頭和我的情況非常不一樣,我的朋友還好端端的呼吸著,甚至恣意享受人生,如何藉由這本書想念朋友? 很奇怪的邏輯,但我還是為這本書在書架上空出了位置,因為它已在躺在我的書桌上了...
一開始葛兒敘述如何與卡洛蘭相識,卡洛蘭本身也是一位知名作家,著有(銘酊:一個酒與愛的故事)、(兩個一夥:人與狗間的微妙友情),真正友情的開始是在一次匆匆聚會後的幾年一次偶遇,接著他們一起分享生活裡大大小小細節,共同對運動的熱誠、對小狗的真摯情誼,當然還包括當對方陷入愛情裡,另一方會適時悄悄移開友情位置,那份不打擾卻用心祝福的至情至性,然而失戀時的陪伴,也總是不缺席。給予彼此很多發展其他感情的空間,卻又能常常膩在一起。
書一頁一頁的翻開,當左頁的厚度越來越薄,右頁的厚度一點一滴增加了心情晦澀感。
卡洛蘭從發現肺癌到死去,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,一連串從醫生那方不段釋放出壞消息,都是「現在能做的就是讓她好過一點,或是拖延病情惡化..」所有的治療只是自私的希望她可以晚一點點離開,哪怕是短短幾小時... 當被診斷出是肺癌當天,卡洛蘭對葛兒說的第一句話是「妳生我的氣嗎?」 該生氣嗎? 該為了她過去每一次抽菸的爭吵生氣,還是因為她不久就要死去的事,生氣?
氣自己對朋友發生這麼嚴重的問題,只能束手無策,那種感覺就像有一晚葛兒在醫院,她說:「從病房盯著外面走廊的燈光,感到這條路無比決絕,終點似乎是終點,像開車撞倒一堵磚牆,牆後甚麼都沒有,我想,那是我生命中最淒涼的時刻。」人活著,卻得面對一個如此熟悉的生命,曾經活的如此真實,全身的活力彷彿一輩子都用不完,但下一刻卻在自己面前一分一秒減慢呼吸的速度,你知道她即將消失不見,使盡全身所有力氣卻怎麼也拉不住她...
卡洛蘭還是清醒的時候,她跟葛兒說,「我想念我們,我想念我們一起生活」
葛兒在好友離開八年後,寫下這本書紀念她,以一種半自傳方式,從描繪自己的過往與剖析自己的個性中,這些敘述都成了與卡洛蘭之所以會成為至交的重要線索,沒有多餘贅字在兩人情誼上多所著墨,以真實又深刻的發生,來訴說對這段友情的難得與珍貴。除了友情,他們都是愛狗人士,一起遛狗時間,成了彼此不可或缺的相聚時刻,當卡洛蘭走後,死亡又再度出現在葛兒的眼前,唯一陪伴她的...狗,因衰老即將死去,她跟牠說,「去找卡洛蘭」,「於是心裡的淚水無法表達哀傷時」,是一種甚麼樣的情況,而我們一路走來始終被教導著,面對這些至慟,我們過的去的,心可乘載的重量,當然包括這無形的幾千幾萬噸殤,年紀小,你可以隨意哭喊,直接表達你的感受,年紀越大,就被迫要懂事的隱藏情緒。
葛兒她任由情緒滿溢出她的生活,於是在她不自覺的情況下,她讓自己的生活默默地跟著卡洛蘭離開,直到她對著空氣跟卡洛蘭說:「難道我就照樣下去嗎?」
卡洛蘭的死去對葛兒的影響,就如她自己的體悟,「面對眼前的死亡,那種感覺是你從再多書本的內容裡,怎樣也無法揣測或想像的到。」只有真正經歷過,才會驚覺到它所帶來的一股強烈又無形的力量,將你捲入大浪裡,瞬間沒了呼吸,沒了感覺,當你重新又被捲到岸邊,失去的不只溫度,還有你對情感的熱度,彷彿置身事外,但又不時陷入一個無由來的悲傷情緒裡。你以為接受了死亡經過的事實,但光想到那個死去的事實,就足以將你重新逼進地獄邊緣。八年過去,從未停止對好友的思念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