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與善知之間的戰爭與紛擾,不管結果為何都將造成任一方心理深層的沉默傷害。我們都單純的想好好過生活,無奈的是,意外總是突然來訪,讓人措手不及,我們都不想傷害任何人,但為了家人,亦或是深愛的人,良知與道德說穿了只是無形的底線,跨過去的剎那間,其實是不著痕跡的...
納德和希敏這對結縭14年的夫妻,第一次談離婚不是因為不愛了,而是對於家庭的每一位成員他們都無法割捨,夫妻兩人好不容易辦下來的移民手續,希敏為女兒的將來堅持移民,納德卻因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父親而不想出走,唯一的辦法兩人離婚,然後希敏帶著女兒譚美離開,然而女兒為留住媽媽,選擇繼續待在爸爸身邊,因為她知道媽媽不可能留下她一個人移民,希敏無奈的離開原本的家暫時回到娘家。
就在此時,沒有女主人的家庭,納德只好匆匆聘請一位來自貧困教區間接認識的羅芝,她每天需要帶著年幼女兒,歷經舟車勞頓才到幫傭的家,但她卻隱瞞懷有身孕的事實… 在一次的意外中流產,納德被控意外致死罪,羅芝的先生更因得知老婆在沒有女主人家裡幫傭的事情之後,躁鬱症復發,發狂失序的行徑,讓所有的意外導入更複雜的糾結旋渦裡……
就在此時,沒有女主人的家庭,納德只好匆匆聘請一位來自貧困教區間接認識的羅芝,她每天需要帶著年幼女兒,歷經舟車勞頓才到幫傭的家,但她卻隱瞞懷有身孕的事實… 在一次的意外中流產,納德被控意外致死罪,羅芝的先生更因得知老婆在沒有女主人家裡幫傭的事情之後,躁鬱症復發,發狂失序的行徑,讓所有的意外導入更複雜的糾結旋渦裡……
![]() |
劇照來源:開眼電影 |
在法院裡,面對法官的詢問,羅芝為了家人不得不說謊,然而納德以被告的身分與羅芝一同對質他同樣沒說出實話,共同的原因都是因為「愛」,他們都不是罪人,只是面對生命的取捨與對家的承擔,他們都只是平凡人,為了所愛的家人,暫時拋棄良知、忽略道德譴責。我想如果我是法官也會很難為,他們都沒錯,只是愛讓他們在這整個一連串的意外插曲,忽略了理性的判斷,終究導致難以收拾的殘局與傷害。這部電影迷人之處在於導演用一種微乎其微的生活寫照,告訴我們生活在可能處處受限的大環境的不易,這些都可能發生在自由民主的任一角落裡,這裡頭包含對宗教信仰與生活相碰撞的矛盾情結,家人與家人之間無法割捨的單純血緣聯繫,還有在社會底層生活的無力感,心理與現實相互磨難的同時,一切就這樣傾瀉而出...
蕾拉哈塔米已38歲了,育有兩子,先生也是伊朗的知名導演兼演員。她曾在法國求學主修電子工程,但基於對法國文學的熱愛改變主修,並翻譯不少法文著作。內外兼具的才女。她所扮演的希敏雖勇敢選擇自己的決定,但在是與非的現實世界裡,她只想要真相,即時這可能傷害她的家人,但無懼的守護家人是她唯一的堅持。
佩曼莫阿迪榮登柏林影帝,雖然主修是治金工程,但他玩設計也寫劇本,導演阿斯哈法哈蒂早在他在前作《海灘的那一天》早已領教過他的才華一起合作過了。阿迪在納德的角色裡,層次分明,渾身充滿正義氣息,但在法官面前說謊時的表情,好像喝開水一般自然,不是善的意念在他心中動搖,或是害怕被判刑坐牢,而是面對至親的父親與女兒將可能無依無靠時,他選擇暫時躲避心中善念的糾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